Facebook的野心:成为新世界银行


       货币化是每个社区都在做的事情,但是Facebook 不一样,不仅仅隐含着对于主权货币替代的野心,也是可能导致全球货币流通重构。可以说一群互联网人再一次在世界边缘再次**了世界潮流。

自脱离纸币形态成为电子信号,货币自由流动就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,也注定要融入互联网。

昨天有消息称,Facebook加速了这一过程,它将获得爱尔兰监管机构的批准,允许该公司发行代表该公司债权的存储货币价值单位,能够在全欧洲流通。凭借积累的交易和长期的信任,Facebook会不会成为新的世界银行,就像当年分号遍及全球的花旗银行?

当然,愿景是美好的,抛开技术层面和发展道路的细节,我们必须看到以下几点趋势,并做好应对。

信任代理的规模化迁移

工业时代的核心逻辑是延伸价值链,围绕产业不断的衍生新的分工,信息不对称(大组织的信用)和渠道 (大组织的流通) 是工业社会时代重要的特征和价值支柱。

银行恰恰就是大组织信用和渠道的**结合体,在那个时代融通天下,分号遍及海内外;如今,互联网的逻辑是缩短价值链,接入互联网,一切变的简单。

今天去问用户一个的问题:谁才是你值得信任的人?是经过千百万人验证的个体或者服务,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和规模,让你觉得似乎可以相信,也许不会欺骗你的大组织?90后与50后一定会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。

信任是金融业务的较重要的基石,而这恰恰就在Facebook所掌握的数据里,而不是银行手里。大组织的优势在年轻一代心中被逐步消解,它们甚至可能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较后的恐龙。




点击下载:龙门三轴加工中心ZY-LM3020